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湖南首个商事调解“6.6公益日”活动在湘大启动

2025-06-09 10:49 

商事调解促发展,法治护航新经济。6月6日上午,湖南省贸促会与我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湖南首个商事调解“6.6公益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法学学部举行。湖南省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杨爱云,校长廖永安,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谷国文,湖南省贸促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傅丹舟,湖南省贸促会法律事务部部长郭毅恒,湘潭市委副秘书长刘铁坚,湘潭市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朱可少,湖南省贸促会二级调研员蒋文娟,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肖瑞芬,湘潭市贸促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罗敏,广西商事调解协会会长吴晓帆,湖南省商事调解协会会长、中南大学教授余卫明,湖南省商事调解协会执行会长段彧,湘潭大学法学学部部长李仕春,湖南省商事调解协会副会长、湘潭大学法学学部副部长李喜莲等出席活动。活动先后由李仕春部长郭毅恒部长主持,来自贸促会、司法机关、法学院校、行会商会、律师事务所、调解组织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活动。


廖永安表示,我校紧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依托诉讼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优势,积极开展调解领域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此次公益日活动的开展,对培育调解文化、提升调解意识意义重大,将为湖南商事调解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新支撑,也将有力促进我校法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为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服务国家经济与法治建设大局贡献力量。

谷国文表示,湖南省首个商事调解公益日活动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治服务标杆活动,也是我们落实国家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战略部署的生动实践。希望持续深化与各方的战略协作,不断提升商事调解工作水平,为奋力谱写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效能治理的法治湘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爱云宣布湖南省商事调解公益日活动正式启动。她表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共聚合力,将湖南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创新策源地。希望社会各界能共同营造“有纠纷找调解”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践行“调解优先、和商共赢”理念,以更专业的服务、更开放的姿态、更协同的机制,为湖南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贡献更强 “调解力量”。

会上,湖南省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杨爱云与我校校长廖永安教授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贸促会湖南调解中心副秘书长蒋文娟、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肖瑞芬、湘潭市贸促会副会长罗敏共同签署《关于推进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的合作备忘录》,湖南省商事调解协会会长余卫民与广西商事调解协会会长吴晓帆共同签署《商事调解员两地互认协议》;湖南省商事调解协会、广西商事调解协会、我校法学学部、湖南省言和贸促商事调解中心、湖南省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共同发布《商事调解倡议书》,广西商事调解协会会长吴晓帆、湖南省商事调解协会执行会长段彧、湘潭大学法学学部副教授段明共同宣读倡议书。

在启动仪式结束后结束,与会专家、学者开展主旨分享,湘潭大学法学学部副部长李喜莲教授、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刘涌法官分别作了题为《商事调解的理论探讨》《商事调解以案说法》的主旨报告,报告环节由湖南省商事调解协会会长、中南大学教授余卫明主持。

据悉,湘潭大学近年来紧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依托诉讼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优势,积极开展调解领域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司法部在湘潭大学设立全国首个“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在理论研究方面,编写了全国首套调解教材《如何当好调解员系列丛书》、全国首套调解理论文丛《中国调解研究文丛》;在全球权威出版社劳特里奇出版英文专著《中国法律与调解》;相关研究成果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四届方德法治研究奖一等奖、湖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调解人才培养机制,设立全国首个“调解谈判”本科方向班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法律硕士方向班,联合打造了《调解理论与实践》《纠纷解决心理学》等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相关教学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在社会服务方面,深度参与了全国首部商事调解地方性法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事调解条例》的起草论证工作;主持编写了全国首份系统性商事调解报告《中国商事调解年度报告》,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湘大已经成为全国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镇。,杨爱云一行参观了校史馆,了解学校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