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守望相助 共襄法治 | 第五届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隆重召开
来源:湘潭大学法学院     发布日期:2022-09-26     查看次数:
文章来源

北京时间9月24日14时30分,2022年第五届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The Fifth China-Africa Forum of Law School Deans 2022)在湘潭大学法学楼举行。本届论坛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会议方式举行,来自乌干达、南非、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的10余位高校法学院院长以及20余位中国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会的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共襄盛会。开幕式由湘潭大学党委副书记廖永安主持。

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校长Barnabas Nawangwe,湘潭大学校长李伯超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张文显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四个全面”战略向新时代的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充分发挥法学教育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培养德法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要的举措与渠道。希望中非法学院院长站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上,在新时代不断推进中非法学教育合作、不断增强中非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今年是麦克雷雷大学成立一百周年,Barnabas Nawangwe在致辞中提到,召开论坛具有重要的意义,麦克雷雷大学致力于推动与中国高校的友好合作关系,当前中非双方在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中非双方亟需加强对于彼此法律制度和规则的了解,以保障经贸投资的顺利进行。中非双方法学院可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通过联合培养、联合研究等方式,为商业项目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希望未来的中非法学教育结出更多的成果。

李伯超代表湘潭大学向论坛的召开和出席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指出湘潭大学承伟人之志,积极响应国家中非合作战略、致力于中非文化交流合作,今年是中国与乌干达建交60周年,通过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这个平台,弘扬中非团结主旋律,有利于在后疫情时代共建中非学术共同体。

论坛围绕着“后疫情时代中非法学教育合作的挑战与机遇”这一主题分设四个单元的主旨发言,着眼于后疫情时代中非法学教育交流合作面临的挑战,与会嘉宾从中非法律与文化交流合作、数字时代下法学的网络教育、法学教育国际化、区域化合作等多个方面描绘中非法学教育合作的蓝图。

第一单元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大元主持,中非五位法学院院长围绕“中非法学教育交流合作回顾”的会议主题展开主旨演讲。其中,湘潭大学中非经贸法律研究院院长洪永红教授对论坛未来发展发向提出设想,希望论坛在理论研讨、人才培养、政府制度方面取得更为长远发展。开普敦大学荣休教授、法学院前副院长Evance Kalula认为中非之间经验的交流非常重要,通过加强对于彼此法律制度的学习,能够为中非在经贸投资领域的合作提供有益的法治保障。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健回顾了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的发展历史,认为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是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得以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埃塞俄比亚贡德尔大学法学院院长Alemu Taye Enyew立足于本土法学教育,细数了本校中非法学教育历程,并对未来中非法学教育的寄予厚望。湘潭大学法学院院长欧爱民介绍了湘潭大学的非洲法研究,表示下一步将从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搭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非洲法的研究工作。

第二单元由云南大学教授贺鉴主持,深入探讨了中非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黄文艺结合时代特性强调数字法学在未来法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就数字法学学科的特征、数字法学的人才培养要求等提出了独特的观点。肯尼亚斯特拉斯莫尔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Melissa Muindi提及肯尼亚法学教育现状,疫情到来后混合式学习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肯尼亚法学教育面临挑战和转变契机。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何志鹏强调了后疫情时代对于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在线教育在参与度和监管方面存在一些挑战,但是在线教育的普及推动了法学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开普敦大学中非法律研究中心主任Tebogo Lefifi博士回顾了与湘潭大学开展法学教育合作的经历,并结合自身在中国的学习体验,认为应鼓励与支持更多的青年学子加入中非法学教育合作的潮流中。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龚红柳从后疫情时代背景出发,强调法学教育国际化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疫情背景下线上课程质量良莠不齐,要对政策有耐心,对形势有希望。塞内加尔加斯顿贝格大学法学院副教授Alioune Badara指出,语言障碍是学习中国法律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议中非高校提供多语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开设与中非经贸活动高度对接的课程。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米良基于本校特色专业,提出“中非法律翻译与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议合作前提是了解彼此的法律制度和文化,法律翻译人才需要多元化发展。

第三单元由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主持,本单元立足实际、面向未来,对中非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合作机遇进行展望。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冯果作了题为《全球化、多极化背景下法学教育的自主与合作》的发言,认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减少一些成本,增加了中非法学教育合作交流的机会,我们要不断的开拓中非法学院之间的合作渠道,进一步提升大国际化合作的水平,同时加大包括小语种师资培养工作。纳尔逊曼德拉大学法学院执行院长Lindi Coetzee 介绍了南非法学教育中的实践教育,并表示,中非法学教育充满了合作机会,通过法律体系的对比研究,不仅促进了彼此的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法律运作的真实情况。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非洲法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卡强调未来人才培养要以区域国别为起点,促进世界共建共赢共享。肯尼亚瑞亚拉大学法学院院长Victor Lando 提出肯尼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国家,中肯法学教育合作应直接面向经贸合作中的法律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朱伟东指出,中国和非洲的双边法律体系并不健全并不稳固,虽然中非经贸活动不断发展,但是双边的司法合作协议极为缺乏。海外法律援助的体系也不广泛,中国和非洲国家需要在法学教育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双边合作。乌干达克里斯蒂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Charlotte Kabaseke认为合作是法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向,中非法学教育合作具有多种途径与可能性,包括共同出版著作、开展线上交流会议,探讨中非法律教育合作关系新路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云良则由疫情时代的特殊主题出发,从卫生法治建设这个角度提出要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要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推进。

第四单元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郭雳主持,由来自中非的青年学者进行演讲。Ondo ada trinidad nzang、沈逸、Justina、林涛围绕“学生眼中的中非法学教育合作与未来”这一主题,阐述了自己眼中的中非法学教育合作与未来。他们认为熟练的外语技能、开阔的国际视野、务实的合作精神是学习中非法律知识的基本要求,表示今后将继续在中非法律交流中发挥桥梁作用。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丝敏进行了点评,认为青年学者的发言视角独特,分享了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和感悟,提出了学习中非法律知识方面的良好建议,希望通过青年学者的交流,为中非法学教育交流与合作持续注入新的力量。

论坛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焕芳主持,他指出本届论坛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的重要举措,中非双方院长和专家就深化各领域中非法学教育合作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未来将进一步创新论坛的举办机制,完善论坛的参与机制,进一步扩大论坛的国际影响力,增强论坛对于中非合作的支撑力。

湘潭大学法学学部部长顾敏康对本届论坛进行了总结,提出疫情并未阻滞中非法学教育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本届论坛的举办十分成功,各位发言嘉宾就进一步加强后疫情时代中非法学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务实的建议,在数字时代的法学教育、中非在全球卫生法治中的合作、区域国别学中的非洲法、青年学子眼中的中非法律教育等方面亮点频出,希望论坛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讨论议题,将信用法治合作等内容纳入其中,不断扩大论坛的影响力。

意大利巴勒莫大学教授、原开普敦大学非洲法中心主任Salvatore Mancuso在总结中指出,本届论坛体现了中国法学教育的成功,中非双方在推动中非法学教育交流合作中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非洲的法律系统正处在一个现代化的过程当中,这为中非法学教育交流提供了契机,中国可以为非洲国家提供有益的经验,非洲国家也将在立足本土实际情况,合理吸收外国法治的成功经验,并祝愿论坛越办越好。

在中非双方的推动下“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已经于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纳入了《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上升为国家对非法律与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开局之年,更是恰逢中国与乌干达建交60周年、麦克雷雷大学建校100周年,在中非守望相助、团结抗疫的背景下,召开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推动中非法律与文化的交流合作,分享法律人才培养经验,对于推动后疫情时代中非法学教育国际化和高质量发展,加深合作双方对彼此法律制度的了解,保障中非合作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

 

本届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和麦克雷雷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湘潭大学法学院承办,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湘潭大学中国-非洲经贸法律研究院、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孔子学院协办。

 

 

上一条:第九届《湘江青年法学》编辑部招新工作 及第一次全体会议圆满结束
下一条:单飞跃教授做客韶风名家论坛,讲授“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新动态与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