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部青年教师刘妍博士的论文《美国数据殖民主义的多重逻辑批判及应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25年第4期发表。该文提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信息技术的革新,使殖民主义在大数据时代发展出新的形态,以美国为代表的数字霸权国家在虚拟空间开启了新一轮的殖民掠夺与剥削。在时空维度的演进中,殖民主义经历了显著嬗变,发生了空间扩散、对象变迁、暴力更新与权力重组。基于压迫、剥削、掠夺、垄断与依赖五大殖民要素,美国数据殖民主义呈现四重逻辑:占领数字领土,独享根域控制,以拓展本国“数字版图”;掠夺数据资源,攫取数字红利,来扩大全球“数据势差”;主导数字技术,控制技术传播,以加深全球“技术鸿沟”;垄断数字市场,构筑贸易壁垒,以加剧他国“数字依赖”。美国数据殖民主义具有新特征:数字技术成为新的殖民理性,规则成为殖民者的辅助工具,数据平台成为殖民化的共谋,甚至主权国家也沦为被殖民者。为打破美国数据殖民主义的桎梏,需建立完善有效的数据主权法律框架,塑造自主可控的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安全互信的区域数字经济业态,培育公平正义的全球数字人文生态。”
同时,本文为我部副部长、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肖冬梅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下产业知识产权风险治理现代化研究”(21&ZD204)的阶段性成果。
据悉,《马克思主义研究》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权威期刊,为我校认定的一类期刊。近年来,我部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发展,这一标志成果的发表,意味着我部复合型师资团队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与学术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学部将持续发力,全面提升学术科研水平,推动学术科研成果“质”与“量”的双提升。